聯系人:李養坤
手 機:13963727872
電 話:13963715833
電 郵:sdzdsc@126.com
Q Q:1586247999
地 址: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開發區石雕藝術城
石牌樓歸于木制牌樓的改進樣式,是最早出現形式,施工方便,木牌樓經不起歲月的流逝,極易變色受腐蝕。所以后來出現了大量的出現石牌樓,所以早先石牌樓的裝飾手法多是對木牌樓裝飾的模仿,無論是畫的還是雕刻的,到了石牌樓這里都變成了不同手法的石雕。
就連框架體系、樺卯結構、屋頂的筒瓦,吻獸等都成為了石雕的一部分,模仿的十分到位。如山西五臺山龍泉寺的石牌樓,可謂將仿木結構的裝飾手法發展到了極致。就連木牌樓所特有的做支撐的柱上都布滿了雕刻,簡直到了無石不雕的地步。內容也十分的廣泛有龍頭、云紋、蝙蝠、如意、靈芝等沒有限制,熱鬧非凡。
石牌樓雕飾的紋樣線條纖細流暢,有的層層鏤空,顯然風格為模仿南方浙江等地的木雕。牌樓已經完全失去了石建筑的特點,裝飾技法無可挑剔,但是總體的裝飾效果卻顯得繁瑣、累贅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石牌樓建筑的發展不再如此勁力的去仿制木牌樓的形式,有的根據石料的特點對木結構傳統的樣式進行簡化處理,屋頂和出檐都縮小了尺寸,比例下大上小,表現上突出了石料的厚重。裝飾上也有了自己的特色。特別在一些有記功形制的石牌樓上,因為有留名的需要所以都用抗風雨的石料來建造。石雕裝飾除了常見的卷草、緩帶、回紋、席紋等做底子外,還運用了許多的動物形象結合文化來象征功德的內涵。
石雕麒麟、浮雕鹿、浮雕鶴古代稱為仁獸,通常用來表示文才。有吉祥的含義:獅子、虎、豹是猛獸,代表武功,表示威嚴。其中獸中之仁的石獅子是最常見的裝飾題材,有智勇雙全的內涵,有用浮雕的方式出現在粱仿、夾桿石上的平面裝飾,還有干脆以整個的形象一前一后蹲坐在扶持牌樓的立柱,好像是守門的神獸,透著威嚴的感覺。
石牌樓的位置一般來說都是放在一組建筑群的最前面,標志著建筑群的范圍,起到一種“迎接”的作用。他的外形也和傳統的大門十分的類似。所以他的前身也就是院落的大門。
五開間的石牌樓的形式,頂子是龐殿頂,立柱做沖天式或者傳統樣式。為了便于車輛的通行,將中間的四根柱子不落地改為懸在空中的垂花柱,這種不破壞原有風格的改變既適應了現代的需要又不失古老的韻味,凌空跨過馬路,與前門相呼應,成為一道特色景觀。
此外還對一些原有的牌樓進行復建,如威海赤島景區的石牌樓,是歷史上比較大的大的景區牌樓。此次對五門牌樓的復原,嚴格按照歷史照片和文字記載,依照原狀在原址上進行修繕。復建后的五牌樓保持“五間、六柱、五樓”的柱不出頭式牌樓風格,屋面形式為龐殿頂,這些新建的石牌樓在新時代成為了古代文化的代表,成為了濃縮的裝飾符號,裝點著城市,承載著文化。
本文版權:正點石雕(http://m.shoushenxie.net)
版權所有: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